用好文化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
——记省委宣传部驻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工作队
点击数:    时间:2022-08-17
     

 

平坦笔直的道路、清澈见底的小溪、郁郁葱葱的树木、干净整洁的村民房舍、赏心悦目的水墨墙绘……走进安化县龙塘镇沙田溪村,如同步入一幅“山清、水秀、村美、路畅、户净”的美丽乡村画卷。

2021年5月,省委宣传部派出3名“80后”处级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宣传系统优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探索出用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沙田溪实践”,其经验在全市乡村振兴流动现场会上推介,得到广泛认同和一致好评。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9.7万元,比前年增长10.7万元。


突出建章立制,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工作队注重以规章制度规范村民行为,培育文明乡风。从制度的起草到出台,工作队遍访全村19个村民小组,广泛吸纳民意,通过座谈会、联席会等方式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带领村两委修订《沙田溪村村规民约》,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并编印《沙田溪村新时代乡风文明宣传手册》,发至每一位村民手中,全面提高制度知晓度。

同时,将制度起草出台的过程变成宣传宣讲的过程、发动群众的过程、推动工作的过程,先后召开20余次屋场恳谈会、村民议事会、党员大会进行解释解读,使制度既疏密有度,又实用高效、群众认可。在制度的约束下,沙田溪村文明新风有了明确的导向,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乡风文明活力

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工作队在开展工作时,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让群众站C位、当主角,把群众关心的事交给群众议、群众管、群众评。

工作队在摸清在家青年、在外能人以及新乡贤等底子的基础上,建立沙田溪村能人库,从中推选产生道德评议委员会、红白理事会成员,成立沙田溪村志愿者队伍,使他们成为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力量,在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家园建设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全村劝导大操大办红白喜事4起,攀比和浪费现象明显减少;评选“五好家庭”“美丽庭院”各20户,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彰显;围绕关心关爱儿童老人、节庆活动、人居环境整治等开展志愿服务25次,村民参与村庄建设、遵守村规民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文明和谐家风氛围进一步浓厚。


突出需求导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增加优质文化供给,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工作队全面听取村民和村两委意见建议,科学制定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物、人、问题和责任等“四个清单”,修缮扩建村部文化广场,在村民集聚点新建3个微广场,增设17套室外健身器材,修建3座文化廊桥,统一建设村庄标志标牌6个、宣传公示栏5个、主题墙绘20幅,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新增公共文化场所3000余平方米,补齐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短板,提升村庄文化承载能力。

工作队积极对接省文联、省社科联、市县宣传部门等,组织文艺演出10余场次;协调省电影局在村里建设全省首个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室内观影;争取湖南出版集团支持,捐赠各类图书2000余册充实农家书屋;协调各类文化企业、文艺志愿者队伍,为村军鼓队、合唱队和广场舞队提供师资培训;鼓励村里文艺活动队伍参加各类重要节庆汇演……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21年,沙田溪村被评为益阳市文明村。 


党旗引领向未来 系列报道简介

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踔厉奋发、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现推出《党旗引领向未来》专栏,聚焦全市基层一线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事迹,讲述人物故事和基层党建故事。

 
     
     
来源:市派驻村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