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集体资产 福泽一方百姓 |
点击数: 时间:2022-06-13 |
|
南洲村地处南县城南郊,虽然占据地理位置优势,但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缓慢,道路泥泞坑洼,房屋破旧不堪,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如今,拥有30亩玫瑰园的南洲村犹如一个大花园,一栋栋小康楼鳞次栉比,一片片绿植花卉令人神往,村集体资产和资金总计近246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408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6万余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省五个好村党组织”“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称号。那么,南洲村党组织是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呢?走进南洲村,打开的是这样一幅精彩画卷。 党建引领解难题 “南洲村由原大建、新港、大郎城、丁家城4村合并而成,村情相对复杂,矛盾较为突出,村民都担心村“两委”一碗水端不平,村里工作开展很难得到全部人的支持”。村党总支部书记卢光平告诉记者。 2008年6月,卢光平在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第一件事就是与村“两委”班子谈心谈话,开诚布公,定下带领村民致富的目标。村“两委”班子深入到村民家中,一一走访,向村民表达信心和决心。在此期间,许多老党员带头支持村里工作,为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合并之初,村里有部分固定资产被废弃、搁置。如何让这些闲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成了村“两委”班子要解答的第一道课题。经过多次讨论论证,村“两委”提出了“盘活闲置资产,吸引社会资本”的发展思路。 清产核资蓄力量 思路有了,关键在于行动。首先,村“两委”决定在清理核查村集体“三资”上做文章,摸清底数再出发。 为确保集体资产清理核查工作公开透明、阳光运行,村“两委”主动邀请群众参与清理,让党员干部带头,靠法律法规推进工作,建立起了全面清查、初步审核、分类管理、作废重签、依法归档的“五步整理法”。在清产核资环节上,突出把握“三清”,即资源清、资产清、资金清。对村集体预留的机动地等级亩数、发包情况、承包年限等进行一次系统摸排,共清算闲置村部4个、学校2所、厂房1处、村集体土地310亩,可改造厂房1500平方米、可租赁面积2400平方米。 科学运行促发展 “我们将村里的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打包出租,将死地变为活财,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卢光平说。 为利用好回收的土地,南洲村成立了南洲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将120亩集体土地完善承包合同后重新发包,租金从原来的不足1万上涨到2021年的5万。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南洲村靠近县城的交通区位优势不断显现,村“两委”继续思考着如何让闲置场地进一步“活起来”。2017年,村里和铜锣湾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2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用于公司项目工程部建设,3年不收租金,项目期满板房及其附属物全部收归村集体所有,村固定资产增加近百万。随后,南洲村又将该设施租给铜锣湾二期项目部,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村内的两处农家乐采取同样运作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 村企合作惠民生 南洲村主动与一些发展形势好、资金充足的公司企业联络,入股分红,发展“合作致富”模式。相继入股了瑞光食品、安通驾校、金果水稻等10余个企业,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3万元。同时,与各企业约定优先使用本村劳动力,解决了本村20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为村民们提供了在家门口打工的便利条件。 2015年,南洲村打造了全县第一个稻虾共生基地——大郎城稻虾共生基地,由村集体入股的金果水稻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如今,南洲村稻虾共生面积发展到4000亩,辐射带动村里近2000农户,年均创收达1200余万元。
党旗引领向未来 系列报道简介 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踔厉奋发、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现推出《党旗引领向未来》专栏,聚焦全市基层一线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事迹,讲述人物故事和基层党建故事。 |
|
来源:市委基层办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