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综合
敢为“能下”动真格
点击数:    时间:2016-01-14
     

 

      中央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打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铁交椅”。相比为“上”搭人梯、做嫁衣,为“下”唱黑脸、动真格,会遇到各种拦路虎。组织部门要敢于担当,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举措和制度落到实处。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组织部门作为制度的执行者,如果奉行好人主义,抹不开面子、狠不下心,缺乏担当精神、不愿得罪人,就很有可能导致执行走样、规定落空。必须突出分级分类,建立领导班子结构化模型管理,根据领导职位的层级、特点,形成科学的干部岗位职责规范,既为“人职匹配、人岗相适”创造条件,又为认定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提供依据;必须突出真查细查,为勇于推进能“下”的领导干部撑腰壮胆,防止无视标准“不下干部”、突破标准“乱下干部”等情况。
      组织部门能否准确辨别该“下”的干部、能否做到对该“下”的干部绝不包庇宽容、能否抗得住“能上能下”制度执行中的各种压力,都考验着组织部门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坚持公道正派、出于公心公正,做到一把尺子量准、一碗水端平,才能让干部“下”得合理、“下”得服气。要近距离精准识别干部,坚持全覆盖谈心谈话制度,加强日常了解,注重群众口碑,强化分析研判,为认定和调整不适宜干部提供重要依据;要全方位考核评价干部,坚持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差异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德行考核与实绩考核相结合,既看干部做了什么,更要看没做什么,既看干部当初承诺了什么,更要看现在失信了什么,既要求一事到位,更要求事事到位,准确判断干部是否胜任现职。要规范化执行程序放“下”干部,力戒私心,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敢为“不该下”的干部说公道话,敢于指出“下”的干部存在的问题,推动“下”的规范性、严肃性、科学性。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下”的目的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组织部门还必须坚持常抓常管,以“下”为手段,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要加强“下”的管理,对于被“下”的干部,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一“下”了之。要建立专门档案,定期考核,为重新任用提供依据。要细化“下”的安排,把退下来的干部放到相宜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干,让“下”的干部“下”有其所、发挥作用。要树立“上”的导向,对于“改过自新”,且在新的岗位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口碑较好的干部,大胆重新使用,搭建事业平台。对于“下”了以后有错不改、“破罐子破摔”的干部,从严问责、从严处理,使干部的“上”与“下”成为动态过程、常态行为。(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来源:未知来源    作者:干部一科(干部信息科)(公务员管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