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研究
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点击数:    时间:2017-06-20
     

 

千山红镇位于大通湖区的南面,与沅江(市)草尾镇接壤。由于当地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依然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很多农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外出谋生,外出务工人员占全镇总人口比重接近一半。2017年4月,我组织千山红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对全镇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农村“留守儿童”是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据调查统计,千山红镇农村“留守儿童”共计363人,其中男童173人、女童190人。年龄在0-5岁的175人;6-13岁的173人;14-16岁的15人。

2、就学情况。目前363名“留守儿童”中,未入园(没有上幼儿园)的占19.3%人、入园的占33.3%、上小学的占36.6%、上初中的占10.5%、上高中的占0.3%人。

3、监护情况。“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占97%,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占3%。监护情况较好的占63.4%、监护情况一般的占32.2%、监护情况差的占4.4%。

4、健康状况。363名“留守儿童”中,健康的356人,占98%,残疾的7人,占2%。

二、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十分悬殊,导致很多农民外出务工,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积极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二是为儿女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农村孩子的家长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上学条件,他们都知道孩子在城市受教育的成本比起农村要高很多,所以只有拼命挣钱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今后在城市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三是父母不能给予孩子稳定的居所。很多农民工普遍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一线工人或其他行业服务人员,工资水平一般都不高,再加上工作也不稳定,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先不说他们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就是给孩子们最起码的稳定都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孩子都留在家乡。

三、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千山红镇的“留守儿童”一般具有 “三缺乏”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是缺乏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与父母分离,他们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采取通过寄钱、寄物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爱护,而这些孩子受长辈们的溺爱,在个人行为上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二是缺乏稳定。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大部分监护人对孩子学习上的根本无法辅导,有的监护人虽能给予辅导、但是方法不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加之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游走,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

三是缺乏关爱。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也较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特别想和父母在一起,但是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了陌生感,也有的孩子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导致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三点建议

1、加强与孩子沟通。父母要尽可能多的能够和孩子在一起或通过QQ、微信等网络方式进行接触,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温馨的家庭环境,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习惯,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加强学校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括更多的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的问题,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统一发展。乡镇的中小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3、倡导全社会关注。应加大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及各类网络等媒体参与,要实现全覆盖、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还可以组织发起一些爱心人士对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援助,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中来。(市统计局挂职干部 王皓)

 
     
     
来源:陈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