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通过加强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全面、客观、准确地识别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存在的问题
自2009年“一意见三办法”出台以来,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离考准、考实、考真还有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考评方式“快餐化”。目前的干部考评,大都采取集体测评、个别访谈等临时性、集中性的“短平快”方式。在时间紧、考评对象多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实地调研,很难系统分析被考评者的工作实绩,往往只能凭访谈下结论,以测评定等次,客观上造成了以票数定优劣。
群众评议情绪化。干部考核评价是“人评人”的工作。有些参与测评的对象从个人好恶和恩怨出发,对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借考核评价之机泄私愤;对当好好先生、私交好的干部唱赞歌;甚至对表现欠佳的干部,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违心推荐,让他调到别的地方去。
综合评定片面化。对全面情况难考实,干部考评指标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块,组织部门考核定性指标,各职能部门考核定量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定性和定量两大块指标衔接不够紧密,导致考评结果很难全面反映干部的真实业绩。对内在素质难考真,对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的考察,由于缺乏有效的测试手段,主要以其“公开”表现和相关部门的汇报为依据,有的甚至凭考察人员的印象,难以掌握真实情况,导致有时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对发展潜力难考准,现行干部考察,偏重于是否胜任现职的测评,但对是否具备交流到其他岗位或提拔到更高职位的能力不能准确把握,尤其是对考察对象的发展潜力难以预测和评估。
结果运用形式化。一方面,相关文件对考评结果的运用,多用“作为重要依据”这样一句话带过,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另一方面,干部考评是一年一度地进行,很难与干部调整的时间相一致。加上考评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致使在干部任用时,也不敢贸然运用考评结果,导致了考与用“两张皮”的现象。
几点思考
讲究方法,改进考评方式。完善平时考评机制。在考察干部工作圈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全方位掌握干部的生活情趣、业余爱好和道德品行等情况。资阳区委在加强对干部的平时考评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区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长定期听取区级领导对其所分管、联系单位科级干部的情况,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片联系科局级单位,侧重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情况,不定期与纪检监察、政法、检察、审计、信访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使区委对干部的评价和使用尽可能真实准确。积极推行反向测评。在顺向了解德、能、勤、绩、廉的同时,强化对干部思想品德、民主意识、团结协作、工作作风、创新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反向测评。2013年资阳区对63个科局级单位的38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反向测评,对反向测评中某一项达到一定票数以上的干部,由考察组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核查,通过反向测评和访谈了解,对17名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同时拟将3名不胜任现职工作的干部进行调整。通过制作个性化的反向测评表,对不同的考评单位和对象,明确不同的测评内容,提高反向测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考人与考事深度融合。将组织部门的“考人”与职能部门的“考事”有机结合,有效解决议人与议事“两张皮”、干部与干事“两码事”的问题。
上下联动,强化群众评议。扩大评议范围。多吸收关联度高、知情度深、代表性强的人员参与考核评议,同时将参与对象更多地面向基层群众。注重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工作纪实制、政绩公示制,适时、适当地公开领导干部行为,让群众对其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使评议更具针对性、更富实效性。2013年,益阳市对党政正职进行了述绩述效述廉,公开演讲、PPT演示、群众现场点评、市广播电视台全程录播,这种“赛场”比实绩,公众评高低的做法,增加了干部的压力与动力,赢得了群众的好评。科学设计测评表格。在评议表的要素设计上,既要准确规范又要简单直白,既要请参评人员对每一项测评要素给出相应的等次评价,也要请参评人员把被测评对象进行综合排名,避免出现“全优卷”、“雷同卷”。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引导参与测评的群众正确看待和行使权利,摒弃个人好恶与恩怨,客观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创新手段,强化考评结果公信度。坚持部门联动。加强干部考评的统筹,做到组织部门、职能部门、执法部门、所在单位联动,实现不同层级不同层面的成果共享,全面考评干部,增强干部考核评价效果。实行考评情况公示。探索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情况“公开、公示、公议”制度,定期对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和公众形象等内容进行测评,对考评结果进行公示,并在适当范围内接受群众公议,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考察队伍建设。加大对组工干部的培训力度,使其熟练掌握干部考察业务以及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提高其观察、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规范干部考察工作者的资格条件,在年度考评中,要派出一定级别的干部进行考评谈话。
考用结合,强化考评结果运用。与教育培训结合。根据综合考评的结果,重点抓好“优”、“差”两头的谈心谈话。特别是对于考评结果较差的要敲响警钟,及时纠偏,限期整改。同时,要根据在考评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抓好干部年度培训。与干部使用结合。干部考评没有正作用,就意味着有副作用,考评结果必须与干部使用挂钩。很多地方存在的干部超职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能力强、实绩好的干部的使用,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办法,强化干部考评的结果运用,进一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与完善制度结合。对在考评中发现的普遍性的问题,以及由于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问题,要举一反三,健全相关制度,使干部考评更加规范和完善。(作者系资阳区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