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研究
借人才优势 促益阳发展
点击数:    时间:2014-11-21
     

 

魏旋君

    今天,这里群英荟萃,济济一堂,实在是益阳的一件大喜事,在座各位都是益阳新引进的人才,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益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470万热情好客、勤劳质朴的益阳人民热忱欢迎各位来益阳建功立业,在助推益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相信,大家的到来,必将给益阳带来更多清新风气,为益阳注入更强发展动力。刚才,俊峰部长就我市的人才工作作了全面介绍,我完全赞同;五位新引进人才代表作了汇报发言,让大家深受感染。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益阳是创新创业的舞台

  今天,各位选调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新聘用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经过深思熟虑,选择来基层发展,到益阳择业,充分说明大家都是富有理想、胸怀抱负的有志青年。我们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益阳这片热土上迈好自己干事创业的第一步。事实也会证明,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是明智的!
  因为益阳,是工作生活的好地方。第一,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益阳中心城区距省会长沙不到50公里,距黄花机场、京珠高速约1个小时车程,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洞庭湖三个中心城市之一。第二,有独特的人文底蕴。益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汉传佛教策源地、著名三国古战场,明清重臣郭都贤、陶澍、胡林翼,现代“三周”周谷城、周扬、周立波都出生在这里。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等羽毛球世界冠军享誉全球。特别是益阳人会读书、会做学问。据统计,目前我国两院院士中有11位是益阳籍人士,占湖南省的1/5,比不少省所出的院士还要多。第三,有优美的自然环境。益阳自然生态多姿多彩,背倚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中心城区依山傍水,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水乳交融,相映成趣,“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一块块金字招牌让益阳熠熠生辉。
  因为益阳,是展示才华的大舞台。近年来,市委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生态中心城市、打造丽都益阳”这个目标,强力推进“两大会战”,大力实施“双百工程”,深化“三访三化”专项活动,强化“四大举措”,实施“五大战略”,着力加快发展,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在进入千亿俱乐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靠前,九大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0亿元、税收14.6亿元。世界500强中,日本神户制钢、美国沃尔玛、中国五矿、中粮集团等四家已经落户益阳,华翔翔能成为我市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民营企业,笔电锋公司的手机产品入围新华社2013年度十大“发现中国创造力产品”,电子电容、安化黑茶产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中核建、中冶、中国化工等国内500强、民企200强中的企业,以及太阳鸟游艇、汉森制药、克明面业、艾华电子等本土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升。当前的益阳正处于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推进“两大会战”,急需人才;实施“双百工程”,急需人才;强化“四大举措”,急需人才;实施“五大战略”,急需人才。益阳对人才的渴求,正是各类人才大显身手的最佳契机,期盼大家加盟益阳,将各自的才华与热情贡献给这片土地,将汗水与辛劳拧成一股催动益阳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为益阳,有成长成才的好环境。好的环境和社会氛围才能激活人才更大的活力。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也是人才环境的竞争。为此,我们启动了益阳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范围最广的“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面向全国聘请十名院士为顾问、培养或引进百名领军人才、千名骨干人才,助推万名人员岗位成才,使益阳成为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实现人才自身发展与益阳可持续发展的同频共振。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出台了《益阳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深入实施“本土人才提质计划”,五年内,将从全市择优选拔和重点培养一批3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注重选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特别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纳入培养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人才素质能力需求,以各类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强紧缺知识和能力培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事业单位、上级机关、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城乡基层、信访部门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增长阅历、提升能力。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用人环境,必将让广大人才得到更好的成长进步。

益阳是成长成才的熔炉

  人才的成长,并非一个简单的单向动作,而是一个内因和外因和谐互动的过程。就像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适宜的气候,也需要它顶天立地的基因、抗寒耐热的品质、深入大地的毅力、顽强向上的精神!大家选择益阳,就要立足益阳,在益阳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这里,我想寄语大家:
  用心恒心。大家刚刚步入社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在心态上、在工作中都难免会有些不适,要注意克服。有的同志可能一想到现在是先就业,今后还可以再择业,就不能安下心来工作,总在为自己未来的出路作打算;有的同志可能满怀一腔热血和愿望投身进来,而实际工作情形又与自己原来所想象的有一定差距,产生失落感,影响工作信心;有的同志可能因为工作环境复杂,开展工作困难,而有畏惧情绪,或觉得自己是高学历人才,不屑于做一些琐碎的具体事务,眼高手低,懈怠工作。克服这些浮躁之气,人的心态、心境就会得到修炼,精神境界就会得到升华。大家来到新的地方和单位,一定要人到心到,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树立服务地方和基层干事创业的决心,尽早融入新的环境,融入基层干部群众,把全部心思用到工作上,凭借持之以恒的心态战胜困难,岗位成才。
  多学多思。大家都来自学校,以前人在大学,学在图书馆,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单位,不会有像学校那样的学习风气和环境,主要是靠自学。素质的提高不仅在八小时之内,也在八小时之外。不少人白天干事务性工作,下班就把时间花在玩乐上,这样势必影响水平的提高。趁年轻,多学习,经常思考,必将在思想境界、理论修养、干事创业方面有更大的进步。你们有基础有优势,但是在社会大课堂中,单位的领导同事、基层的群众是你们真正的老师,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向他们求教。要善于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取德于民,真正做到先当学生,再当先生,用谦虚好学的作风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拥护。要多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市情县情乡情村情厂情校情,了解所在地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和关心当地干部群众的疾苦冷暖,把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贯穿于工作始终,坚持在边学边干、学干结合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慎微慎独。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各位都是青年才俊,努力必将前程远大。在成长成才成功的过程中,要有“一路豪歌向天涯”的气概,充满激情,乐观向上,坦然面对输赢、得失、成败;要有一种“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定力,笑看人生,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作为一名青年人,应时时恪守信仰、处处保持操守,不为名所累、不为诱所惑、不为利所动。正确处理“得”与“失”、“输”与“赢”、“远”与“近”的关系,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言行,多一分付出,少一分索取;多一分淡泊,少一分浮躁;多一分从容,少一分冲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面对各种诱惑,大家要保持清醒头脑,珍重他人,珍爱自己,珍惜益阳形象,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和抗拒诱惑的能力。
  实干苦干。在战胜困难中磨砺意志。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许多困难,有的是工作上的,有的是生活上的,有的是精神上的,不论是哪一方面的,都会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的。基层的工作、生活条件比在学校时会更艰苦,虽然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会尽量给予安排和照顾,但困难一定存在。大家要有敢于吃苦的思想准备,要有乐于吃苦的奋斗精神,要有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要有艰苦创业的决心勇气。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得了困难,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委屈,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处理矛盾中锻炼才干。益阳当前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多。在工作中,要敢于直面矛盾,正确应对矛盾,千方百计解决矛盾,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利益关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在参与工作中积累经验。工作经验、工作历练是一种积累,一定要勤于思索,勇于实践。从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做起,从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起,从能发挥专业特长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欢迎的事情做起,从一件件比较容易落实、难度不大的事做起。甘于做小事,努力把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要通过做成、办好一件件具体事情,来提高自身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每个岗位既是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大家要十分珍惜,把挑战当动力,不畏困苦,勇于磨练,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实现价值。

益阳是爱才惜才的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从全市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精心培育,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施展才华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搭好平台。
  既关心爱护,又不特殊照顾。培养人才需要多一分关怀,深一分爱护。人才的成长进步更离不开组织的精心呵护、细心栽培。俗话说“早压担子早成才”,对他们要“早发现、早培养”。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为重点,切实改进和加强培养教育工作,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名、权、位,克服浮躁心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针对青年人经历单一、阅历较浅、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相对不足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加强实践锻炼。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化解困惑与矛盾。“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要不断完善培养、使用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只要基本素质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群众比较认可,就要大胆使用。人才成长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错过了最佳时机、最佳岗位,就可能耽误优秀人才。各级党委(党组)及用人单位要尽可能多给他们创造机会、重点锤炼,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尽早成才。对人才给予关心爱护,不能搞特殊化,不能包庇纵容他们的缺点和问题,不能让其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笼子里的金丝鸟。要引导他们切实遵守各项纪律、勇于参与职位竞争、平等享受政策待遇,培养公平公正的健康心态。
  既放手培养,又不放任自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人才只有大胆培养才能造就出来。各级各单位要准确把握人才的特点,他们受过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综合素养较高,知识面较宽;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环境较为宽松,思想上受到束缚较少,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较快;他们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干劲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他们在工作中积极要求进步,干好工作的愿望和绩效意识较强。这些,都是值得组织信任和期待的重要因素。各级党委(党组)及用人单位一定要解放思想,消除“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陈旧观念,充分相信他们有能力干好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多给信任和支持,放心让他们去干、去闯,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然,放手培养不等于放松管理,否则人才成才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成长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这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在按照规定程序把人才安排到重要岗位、委以重要工作加以磨练的同时,要继续跟踪管理,经常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帮助查找差距,克服不足,不断改进提高。
  既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严是爱,松是害。培养使用青年人,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注意加强党性锻炼和品德修养,引导他们尊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及时分析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早提醒、早解决,做到预防在前、监督在前、制约在前。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与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中锤炼意志,砥砺品质,改进作风。要定期进行考察考核,适时肯定成绩和进步,热情帮助改正缺点和错误。对人才的优点和不足,要客观看待,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主流、看本质、看潜力。尤其是选拔使用的过程中,切忌以偏概全、求全责备,要以宽广的胸襟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把人才队伍培养好、发展好、提升好。
  同志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而富才,恰如帆高而风劲,自当意气风发,乘风破浪!希望你们能把青春之花盛开在激情奋斗之中,把青春之力挥洒在顽强拼搏之中,把青春之美彰显在为民奉献之中,祝福大家都能留下充实、温暖、无悔的青春回忆。
(此文系市委书记魏旋君在全市2014年新引进人才见面会上的讲话)


 
     
     
来源:未知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