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精神病患者做兄弟——记录安化羊角塘镇睦鲤村村长的扶贫故事 |
点击数: 时间:2018-11-19 |
|
“你王嗣坤还认不认我这个兄弟,认的话我马上和站长帮你把水管装好,不认的话我也没你这个兄弟,从此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一听这话,这位五保贫困户傻傻的看着说话人,肯定的说:“你拿我当兄弟,我领你的意,水管装起吧!都按你说的办。”这是一段来自羊角塘镇睦鲤村村长杨进与患有精神疾病的贫困户王嗣坤之间的对话,发病的时候,王嗣坤见谁就打见谁就骂,唯独见了这位村长就能像正常人般交谈,因为他觉得只有村长才是真正为他好的“兄弟”。 图为杨进正在劝说王嗣坤进行危房改造
2018年11月9日,镇水管站工作人员到睦鲤村开展农村安全饮水扫尾工作,装到王嗣坤家里时,遭到了王嗣坤的谩骂,甚至扬言装好也要将水管割掉,水管站工作人员作了很多解释工作也无济于事,无奈工作人员只好拨通村长杨进的电话,说明情况后,杨进立马赶到王嗣坤家,开始耐心耐烦的与王嗣坤讲政策,讲不通政策后开始讲好话,可王嗣坤就是油盐不进,眼看着外面的天已经黑透,肚子也已经饿得咕咕叫,水管站工作人员已经准备撤退。“我再试试!”话音刚落,杨进已经再次跑到王嗣坤面前,同时也有了文中最开始的对话。水管安装完成后,已经是晚上七点了,杨进和水管站工作人员才匆忙赶回镇上吃了一顿再简单不过的快餐。
“不管怎样,都要让每一位贫困户享受到该享受的政策。”这是村长杨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王嗣坤作为“特殊”贫困户,杨进更是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这场硬仗中,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是基本标准,在这场战役的最后关头,眼看村里其他人都已达到标准,唯独王嗣坤的房子还是危房,杨进心里暗自着急,可王嗣坤就是不让别人动他的房子。“门槛踏破也要说服他进行危房改造,住上安全的房子”,心里十分着急的杨进带着铁的决心再一次来到了王嗣坤家,像兄弟般给王嗣坤递烟并席地而坐就开始讲解相关政策,政策听不懂就从能听得懂的话开始,“两兄弟”谈笑风生,像正常人般就这样聊了两个小时,或许是王嗣坤听懂了村长的话,又或许是信任自己的“兄弟”,这一次王嗣坤终于松口答应,允许村上请施工队帮自己进行危房改造,并答应不再赶人。
扶贫路走了多久多远,扶贫路上的感人故事就有多少,羊角塘镇睦鲤村村长杨进只是万千扶贫干部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决执行下,羊角塘镇全体镇村干部因户施策,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昂扬斗志,在扶贫一线默默耕耘着,工作有苦但有成效,有累却也有收获,“送锦旗、贴对联、写感谢信”是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把镇村干部当“兄弟”、当“亲人”才是所有基层干部用心用情工作的浓缩。
路平了、电通了、住房安全了,群众过上好日子了,每一位扶贫工作者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最终汇聚成了群众的满意和点赞,身体的疲劳早已化成了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并激励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着一篇篇感人故事,践行着扶真贫真扶贫的庄严承诺! |
|
来源:安化县委组织部 作者:袁 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