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组工动态 > 安化
【“80后”支书】 安化县小淹镇老安村:“90”后巾帼支书显担当
点击数:    时间:2021-12-13
     

 

“村干部就是要把群众的诉求放首位,把建设装在心里,把发展装在脑中,让党的惠民政策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7年担任老安村支书刘秋君如是说。在她的带领下,老安村的面貌有了彻底的改观,202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凝聚“一颗心”,增强党建实效

支部将每个党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照片等基本情况公布在文化长廊,亮明党员岗位职责。根据村情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了“本土化”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党支部对党员的评价和管理用分数进行量化,开展“季度之星”评选,以每个季度的党员积分排名为主要依据,颁发“季度之星”证书,并将照片和事迹张贴在公示栏。创办爱心积分超市,可根据党员积分、道德档案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党员队伍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描绘“一张图”,发展集体经济



上任之初,老安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刘秋君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盘活闲置资源。老安学校闲置荒废十多年,通过引进“老安茶业有限公司”“壹方山水食品有限公司”,收取租金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二是用活抛荒土地。刘秋君带头承包10多亩荒田种植水稻,党员率先垂范,主动承包各片区抛荒土地用于发展种养殖产业。三是创新发展模式。与宁波“辣得叫”食品有限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建立了一条长期稳定的产业链,为老安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老安村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8万元。

拧成“一股绳”,建好民生工程

为改变老安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态,“两委”班子带头干,公路扩改时,村干部在公路上奋战了100多个日夜,将自己家的三轮车无偿提供给建设使用。党员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纷纷加入到村级建设中。在没有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筹工筹劳完成组级公路、到户公路硬化5000多米,全村实现公路硬化率95%;自主修建自来水塔3座解决了5个组的饮水问题;2019年开始实施“米袋子”工程,维修渠道1000多米,新修耕田机过道6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修建花池100多处,编制竹篱笆2000多米,累计义务工3000多个,仅人居环境整治这一项,累计节省资达30万元。

编织“一张网”,规范基层治理

刘秋君利用曾担任政府网格管理员的经验,按照“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原则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机制,职责多重、职能多样使网格员成为了“多面手”,既是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信息员,又是矛盾纠纷调解员、帮困解难服务员,成为“网格红管家”。2018年至今,以网格为单位召开屋场会100多场,宣传政策,解难答疑,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排查,摸索出了一条网格带动、多方联动、全村行动的“老安路子”。



现在的老安村,道路干净整洁,垃圾棚里规范摆放着分类垃圾桶,三格式化粪池,高标准的菜园围着竹篱笆,道路两边火红的鸡冠花开的正艳,一副乡村秀美的画卷徐徐打开。

 
     
     
来源:安化县委组织部    作者:县委组织部基层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