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组工动态 > 安化
安化县冷市镇:党员联系“五到户” 温情服务“零距离”
点击数:    时间:2021-10-20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乡村党员干部全参与,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的要求,冷市镇以董家村为试点,先行先试,在全镇18个村(社区)逐步开展乡村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宣传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五个到户”行动,在冷市激活了一池春水。

架起“连心桥”——以心贴心察民情


    冷市镇董家村根据片区划分将48名党员分为三个党小组,分别设置党小组活动室和公开宣传栏,将阵地进一步前延,进一步加深党组织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采取“一联一”、“一联多”等形式与群众结对子,确保416户群众“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以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建立经常性联系,通过党员联系身边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困难,代办群众事务。冷市镇制定了《关于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试点工作方案》,逐步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联户结对,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镇村两级明确专人负责,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及时形成问题清单,对群众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召开民情分析会专题讨论,确保民情“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全镇党员联户干部已上门入户走访1500余次,微信电话联系3700余次,收集汇总各类意见建议35个,切实使党的政策落实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社会建设在基层。
    服务“零距离”——无微不至暖民心


    “真心感谢你们!”董家村青年党员梁丹来到她的联系户胡泰丰家中核实其房屋整修情况时胡泰丰动情地说。胡泰丰是五保户,梁丹在上一次走访时发现其屋中电线老化经常短路,屋顶还有漏水现象,马上将情况登记并联系村委协调专人为其免费整修线路和更换瓦片。董家村以党员为主体,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在人居环境整治、疫苗接种、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联户党员干部深入了解掌握所联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急需解决问题、帮扶落实情况等,重点做到“五必访、五必记”,即红白喜事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变故必访、矛盾纠纷必访、意外灾害必访,生活困难必记、致富难题必记、邻里纠纷必记、意见建议必记、信访问题必记。截至目前,全镇召开村级民情碰头会36次,镇级民情分析会2次,研究解决群众所需所盼问题7个,为群众办实事290余件(次),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党员干部以家人的心态融入群众的生活,使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组织的体贴和关怀,增进了干部群众的感情,同时有针对性向群众宣传每家每户可享受的政策政策,并跟踪政策落实情况,让群众在政策红利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已制作发放“便民联系卡”400余张。
    构筑“富民路”——真抓实干富民生


    联户党员干部根据每家每户产业发展情况,力所能及地提供技术信息、农业项目、扶持资金、市场销售等方面服务,努力解决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董家村党员干部在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征求群众意愿后发展鱼塘养殖产业12亩。大苍村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采取“党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形式,多方盘活资源,积极筹措资金,通过考察调研、四议两公开、屋场会、党员组长大会决议的方式,先后发展黄精种植550余亩、辣椒种植100余亩、酸枣糕加工、鱼塘养殖等致富产业。冷市镇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梁立民通过与家庭困难群众签订就业合同,为其提供工作岗位,同时与产业帮扶相结合,将猪苗、鸡苗免费提供给群众寄养,并提供饲料、育苗等生产资料,再保底价回收等方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今年以来,全镇已成功申报中药材、油茶林等多个产业项目,由镇经济发展办公室逐村开展项目指导,打造本土品牌,切实为群众添实惠。
    下一步,冷市镇将在抓好试点村的同时,继续同步推进全镇18个村(社区)“五个到户”工作,创新思路,精准服务,以“党员+网格”的形式切实通过“五个到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

 
     
     
来源:安化县委组织部    作者:李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