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金银山街道:“五力”标准化社区建设提升治理成效 |
点击数:1221 时间:2023-04-25 |
|
赫山区金银山街道落实区委工作部署,抓住全区村(社区)标准化创建之机,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实现引领力、战斗力、聚合力、驱动力、支撑力“五力”标准化建设,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加强党的建设,提升组织引领力 金银山街道始终把党建引领这条红线贯穿于基层治理中,以“四建四红”党建工作法为抓手,建强建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用好用活小区党建、区域化党建和项目化党建等载体,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为社区发展助力赋能。 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社区主职一肩挑,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确保社区工作在党组织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建设76个小区党支部、6个两新党支部,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覆盖到企业、社会组织。持续巩固41个基层党支部“五化”标准化建设成果,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基层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社区治理成效如何,队伍是关键。街道推行“导师帮带制”,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带新任和年轻的社区党总支书记、街道站办所长联系帮带社区“两委”新进人员和后备干部,共结成帮带对子41对。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集中培训、实战实训等方式,提升帮带对象政治理论、业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育强社区“领头雁”,教育引导社区干部能担当、善作为,增强社区发展后劲。 “跟着有经验、有能力的导师学理论、学经验、学方法,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抓工作的能力。”2022年底新当选的虎形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成雅婷由衷表示。 依托辖区机关单位多的区位优势,做大区域化党建“朋友圈”。各社区党组织发挥枢纽作用,有机联结驻区单位、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平台,集聚各单位优势资源要素,定期沟通会商,破解民生难题。2022年共开展区域化党建共建项目21个,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80余件。 建设有方向,评价有标准 “以前工作又多又繁杂,心里总有点没底,现在有了这张清单,一项一项对照着很清晰,对做好工作更有信心了!”秀峰社区党总支书记严桑仔细读着《金银山街道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清单》。 街道根据赫山区村(社区)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要求,结合街情研究制定《金银山街道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清单》,划分“班子队伍、运行机制、为民服务、发展质量、社会大局”5个一级指标,下设14个二级指标,融合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职能职责和目标要求,将工作任务逐项分解为81项量化指标,科学设置评分细则,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和标准化建设实效。各社区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工作运转更加系统、规范、高效。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各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检查验收、量化考评,通过社区述、站所评、群众测、班子议等程序,客观公正评定社区星级等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奖优罚劣,激励社区干部担当作为。近年来街道隆重表彰和奖励2个“标杆”社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效应,有效助力标准化社区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治理“多点开花”,高质量发展有活力 在辖区桥南和旭华两个农贸市场,已然不见往常的“脏乱差”,瓜果蔬菜、肉类海鲜、特色小吃等摊位依次排开,清扫保洁及时,市场面貌“整容式”改变。对标对表文明创建测评标准,街道联合社区下大力气整治“马路市场”、乱停乱靠、空中飞线、破损路面等顽瘴痼疾,引导商贩参与制定市场文明公约,走出了农贸市场共建共治新路子。 “捧回了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安全发展示范街道、益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乡镇等荣誉;“邻里+”红色网格工作法、“纳凉坪议事法”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区率先实现政协委员工作室全覆盖……” 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小军盘点着近年来工作亮点,很有感触:“现在我们的城市面貌干净整洁,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治理和服务精准高效,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标准化建设落实落地、成效凸显的生动写照。” 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面推行赫山区联系服务群众“345”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搭建起“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支部-联户居民代表”三级联系服务群众体系,健全联系服务、问题处置、正向激励、教育培养、监督管理等制度,引导居民代表发挥上传下达、反映诉求、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等作用。竹山社区三电办小区化粪池、下水道堵塞问题频发,根治问题需要彻底整修改造。小区联户居民代表轮番上门给住户和商户做工作、解释费用分摊方案,改造工程顺利高效推进,下水道堵塞“顽疾”得到了妥善解决。小区居民对联户代表的工作非常肯定:“有了联户居民代表,我们解决困难再也不要‘搭桥’过路了!” 在枝叶关情中增强群众获得感 在标准化建设中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从标准化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现在党群服务站建在了小区里,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粟公港社区桥南小区居民刘姨在小区党支部办理了医保和身份证指纹录入,满意地说道。 街道规范建成30余个小区党群服务站、2个示范性“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居民“家门口”的文体活动场所更多了。围绕关爱“一老一小”,各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儿童国学讲堂”等公益课堂,建设“老年食堂”、为老志愿服务队等,托起他们稳稳的幸福感。党员志愿者还定期下沉小区党群服务站坐班值班,为上班族、老年人等群体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用又贴心的服务让居民很暖心。 “地下管道彻底换新了,破损的墙面路面也修了,小区大变样了!附近还多了个公园,以后锻炼身体有了好去处!”竹山社区秀峰小区的居民欣喜不已。 重点对基础薄弱的老旧小区提质改造,硬化路面、规划停车位、修缮破损管道、加固开裂屋面、加装电梯……一系列改造让“老房变新房”。争取并落地竹山廉洁和栖凤党建两处文化公园建设,居民“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人居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更舒心了。 去年以来,街道扎实推进自建房安全隐患摸底排查行动,排查自建房1288栋,拆违2000平方米,劝离转移群众11户、32人。针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多的情况,对隐患点全面摸底、建立台账,明确“四包一”责任人,安排专人定期巡查、监测、报告,及时处置。近年来,先后投入300万元资金治理地质灾害,不断改善辖区安全面貌,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
|
来源:赫山区委组织部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