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组工动态 > 赫山
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大米厂小区:“百家钥匙”连民心
点击数:    时间:2023-03-20
     

 

会龙山街道南站社区大米厂小区坐落在桥南人行天桥西南端、金山路和会志路交汇处,为改制移交的老旧弃管小区,共有家属楼6栋,居民100余户300余人。2004年大米厂企业改制,将居民、党员移交至南站社区,2020年成立大米厂小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委员3人,常住小区党员18人。

大米厂小区在企业改制后,是一个“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的典型“三无”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居住人员平均年龄偏高。2020年,面对“三无”困局,小区成立党支部,积极探索小区治理办法,党支部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小问题”由小区党支部“接管”,“中问题”发动党员群众“共管”,“大问题”则上报街道社区党组织“托管”。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紧贴居民需求,合理解决小区困难,架起了党群连心桥,群众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争当“贴心管家”,顺应居民期盼,安全系数稳步提升

“这是老张家的钥匙,他一家人常年在外地做生意;这是小吴家的钥匙,他白天上班,家里有身体不好的母亲,我随时可以上门帮忙招呼……”小区党支部书记熊建国拿出一串钥匙如数家珍。自从大米厂小区建立党支部后,小区党支部就成了居民的主心骨,得到了居民的充分信任。企业改制后,小区里外出谋生的人越来越多,有需要的居民自发将家中备用钥匙存放在小区党群服务站,当日常有停电漏水、老人联系不上、请人打扫卫生等情况时可以由小区党支部派人应急处置,小区党支部也为居民提供“代修”“代看”“代管”等暖心服务。

久而久之,一片片钥匙在小区党支部书记熊建国手里串成了一挂“百家钥匙”,为在外的居民装上了一张“安全锁”,居民们都说:“家里事托付给小区党支部,既安全,又安心!”

筑牢“战斗堡垒”,精细居民服务,满意度大幅跃升

“您好,麻烦扫一下场所码,并配合我们测量体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大米厂小区党支部自发组建志愿者队伍,主动承担巡逻宣传、上门摸排、值守卡点等工作。测体温、查信息、作登记、搞宣传,小区党员志愿者始终走在疫情防控战线的最前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为居民服务、让社区省心。

大米厂小区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努力提升居民服务质量,建立完善小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完善志愿服务规则流程,常态化召开屋场会宣讲党的政策、倾听群众意见,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做到与居民沟通交流常态化、情感化,为居民服务精细化、个性化,让居民切身享受“家门口”服务,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

在小区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在小区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小区里有章理事、有场议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成了远近闻名的群众“满意度”最高小区。

共建“美丽家园”,凝聚居民合力,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原来,大米厂小区的环境脏乱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质量,也日夜牵动着小区党支部内党员们的心。围绕小区环境整治的问题,党支部多次召开住户议事会,群策群力、民事民议解决办法,对涉及需要经费投入的整治项目征求意见建议,及时公布项目进展和费用开支,以“党员带头、团员跟进、群众参与”的方式组建“文明卫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日常卫生巡逻清扫。有了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小区群众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居民们“主人翁”意识被充分激发,也越来越理解和支持小区党支部的工作。

大米厂小区居民楼都是跑马楼,过去楼道窗户还是老式外开型木窗,碰上刮风下雨,打开的窗页有掉落的危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见此情况,小区居民志愿者自发进行残破窗户的清理摸排,并通过小区党支部逐级向社区、街道上报问题,积极争取到了上级惠民工程项目,将小区楼栋走道窗户全部更换为推拉式铝合金窗,原本斑驳破旧的外墙立面也进行了改造,老旧小区发生蝶变,“旧貌”焕发“新颜”。

如今,小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小区的生态环境持续转好、“颜值”持续提高,治理水平持续升级,小区居民们纷纷表示,“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在这里生活我们感觉很幸福,我们会共同努力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来源:赫山区委组织部    作者: